不买医保学生停课家长开会 谁让老师成了保险推销员?
来源:上游新闻
作者:龙春晖
据华商报大风新闻报道,11月3日,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实验小学一位家长向记者反映,称班主任在家校交流群发通知催缴医保,没买医保的学生不仅要被停课,学校还要给家长开家长会。11月4日,当地教体局工作人员称学校的做法错误,将对此进行调查。
不买医保学生停课家长开会?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无权干涉或者强制学生及其家长购买保险,如此做法显然已逾越正常的教学边界。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不能拿学生的受教育权来要挟家长。动不动就以停课相威胁,不仅有损学校和教师群体形象,更会折损家校间的信任,破坏家校关系。
在新闻的评论区,也有网友认为,这类保险买了是有好处的。当地街道工作人员也表示,“万一不买,出现医疗救治,家里可能就负担不了。”说实话,400元一年的保费并不多,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威胁学生家长强制购买。无论如何,学校和教师的做法都是不合适的。
根据涉事老师的说法,“是学校安排的,学校说教育局安排的。”但当地教体局的工作人员却否认了“向学校下派任务”一说。仔细想想,若非下指标下任务,学校和老师大概率不会主动承担这样的非教学任务,背后到底怎么回事?目前,此事仍在调查中,希望能尽快查明真相,给学生及家长一个交代。
近年来,一些单位给学校教师摊派各类任务的事例并不少见,除了买医保一类的,还有转发各部门截图、网文、拉投票等。这类非教学任务不仅会给学校日常教学造成冲击,影响正常的教学节奏,增添基层教师负担,也常常让家长有苦难言。
我们都知道,家校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就如新闻报道中的家长所言,“你不买,天天群里催,小孩都被区别对待了,没办法,最后还是买了,不买不行啊!”如此一来,所谓的不强制也有了强制意味,自愿也显得不那么自愿。这也是为什么不能给教师摊派这类非教学任务的原因所在。
早在2022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就发布了《关于禁止向学校摊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涨粉”“评比”“推销”等指令性任务的通知》,要求各地遏制形式主义向学校转移趋势,杜绝行政任务向校园转嫁做法。此事到底有没有违规摊派任务指标,自然也有必要调查清楚说明白,避免只把板子打在学校身上,让教师最终成了“背锅侠”。
说到底,学校不是生意场,老师也不是推销员,学生更不是完成任务的工具人。杜绝这类非教学任务进校园,各方都要压实责任,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切实管住权力之手乱伸,还老师和学生一片清净的教学空间,让家校关系更纯粹和谐。
拓展阅读
热门文章
- 保险业竞逐巴黎奥运会
2024-07-30 04:03 - 申能财产保险获批受让天安财险业务
2024-09-21 04:08 - 6月21日保险日报丨银行保险、资管机构在陆家嘴论坛共议银发经济,险企发债热情回归,票面利率降不停
2024-06-22 04:04 - 中国人保更换LOGO引热议!更换LOGO顺应民意节约金钱 网友纷纷点赞
2024-06-22 04:04 - 监管公开第六批共18家重大违法违规股东 7名曾是信泰人寿股东!金监总局今日发布信泰人寿变更股东的批复
2024-06-15 04:04 - 横琴人寿:钱仲华担任董事长任职资格已获核准
2024-07-25 04:0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