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代销黑马出现!
来源:资管云
作者:李沪生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100家基金销售机构2022年四季度末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在此前的每一次榜单披露后,资管云都会进行点评,但发现大体变化不大,始终都是头部几家机构在“玩”的格局。
这次却有些不一样了,前十的榜单中出现了两张新面孔。
要知道,公募基金代销的市场格局虽不能说已经固定,但寡头垄断的局面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而在中基协开始披露基金代销百强榜后,前十名的座次几乎可以说是非常牢固。
而且这次是两家券商在银行和三方代销机构的夹击中挤出了一条道路。
难道,狼真的来了?
马太效应明显
这次榜单的公布有着很多预料之中的现象。
例如,整体保有规模的变动并不大,股混基金总规模5.65万亿元,与三季度末水平基本持平,缩水0.95%;非货保有规模8.01万元,环比三季末出现3473亿元的规模缩水,缩水4.16%。
又例如龙头机构的座次依旧稳定,蚂蚁依旧占据非货基金保有规模第一名,合计保有规模1.1545万亿元,比一个季度前减少了1287亿元,但占到前100名总规模的14.42%;股混基金保有量的榜首招商银行规模为6204亿元,仅比前一季度下降87亿元,占比同样超过10%。
天天基金、工商银行股混基金保有量也都超过4000亿元,整体延续了去年的主旋律。
最重要的是整体基金代销市场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银行系、第三方、券商系代销机构的非货基市占率分别为48.61%、33.43%、17.95%,偏股型为51.07%、26.69%、22.24%。
马太效应也更加明显,非货保有规模排名靠前的7家机构合计保有规模高达4.08万亿元,占据了整体规模保有规模前100家机构的半壁江山。
相反,股混百强榜单中有41个机构销售基金均不足百亿元,合计销售基金约2100亿元;非货百强榜单中也有33个机构销售基金不足百亿元,合计代销规模不足1900亿元。
而榜单前十强机构的股混与非货基金保有规模占百强总规模的比例分别为58.37%、58.91%。
中信、华泰、兴业上位
然而,变化也不少。
非货保有规模的缩水更多是受去年债基的拖累,根据中基协公布的月度公募基金行业数据显示,四季度公募基金保有量环比下降2.41%。其中,股票型、混合型和QDII基金分别有5.93%、3.58%、10.83%的增长;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分别减少16.75%和3.16%。
受此影响,头部机构非货保有规模也出现了不同程度地缩水,招商银行、蚂蚁基金、天天基金、交通银行等非货基环比下降6.25%、10.03%、6.84%、5.29%。
下降幅度最大的要数那些曾经借To B业务兴起的三方代销机构,上海基煜基金、北京汇成基金、腾安基金的保有规模分别缩水38.63%、33.96%、19.67%。
而且正因为债基的主力客群是机构,短期内受过的伤能否修复?是否会逐渐拉开差距?
与非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股混保有规模的座次变化。
从非货类基金保有规模来看,新榜单前十名发生了较大变化,分别为蚂蚁基金、招商银行、天天基金、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以及腾安基金。
推升最大的当属兴业银行,一举超过交行挤进前列,而基煜基金甚至跌出前十名的范畴。
从股混型基金保有量来看,前七位依然是招商银行、蚂蚁基金、天天基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以及交通银行。
中信证券、华泰证券股混基金保有量达1417亿、1226亿,环比增长31.81%、3.03%,在农业银行、民生银行规模下降40.14%、6.27%的情况下,这两家券商首次进入前十。
说来也简单,因为基金业协会统计口径的“保有规模”包括交易所场内基金及参公规范的券商大集合产品,而前者一般只能在券商交易,债基的“不给力”给了券商弯道超车的机会。
这也是自2021年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前100强榜单公布以来,券商系销售机构首次跻身股混基金保有规模前十强。
一直以来都说银行背景雄厚、客群基数大、理财经理更会卖基金,而借助着互联网的风,三方代销平台也实现了“自我迭代”,网罗了一群更年轻的客群,相反,券商一直被认为主战场始终在资本市场业务,即使是基金代销可能也更为偏好能够产生交易量的私募基金,对公募基金的代销并不重视。
实际上虽然券商发力基金销售业务相对较晚,客群也确实与公募基金的标签不完全匹配,但是财富管理转型的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开始寻求更多地变化,而公募基金代销无疑是一条可见地路径。
但是基金代销行业发展至今,早已不是初期的模式了,客户资源多、网点扫地毯式的销售是无法留住客户的,这点从中基协公布的是保有量数据而非销售数据便可看得出来,但是目前大家对基金销售的看法依旧是靠天吃饭,市场行情的变化对最终数据的呈现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那么下一步的基金代销路径究竟在哪?
或者要做好资产配置?真正了解市场上基金的分类、特点以及更好的服务能力。
基金代销,往往不仅仅只是基金代销而已。
研修班
推荐
智信研究将于2023年3月11日-12日(周六、周日)在上海举行主题为“固收替代策略新打法:2023年FOF、衍生品、固收+、CTA配置展望”的线下资管业务研修班。紧贴热点,从客户需求出发,更深层次解析固收替代策略的实操玩法;策略全解析,根据不同策略差异,进一步解析投资、产品设计等逻辑;实操精炼,四位讲师均在相关领域有着极强的实操经验,经过市场验证。
拓展阅读
热门文章
- 消费贷“价格战”再起!“1字头”产品面世 谁可以拿到地板价?
2024-09-14 04:04 - 中融信托有新消息!
2024-10-26 04:04 - 五矿信托总经理王卓卸任 财务总监兼董秘刘雁任代总经理一职
2024-10-25 04:03 - 资金需求旺盛!这类策略火了,最高大赚33%
2023-10-15 04:01 - 钱袋子如何越来越鼓?加大多元投资力度,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3.39%
2023-11-01 04:01 - 【消保专栏】金融监管总局等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2023-10-14 04:0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