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含量十足”的创新药指数?
从A股长期表现看,医药板块属于长坡厚雪赛道之一,兼顾防御与成长特征。近些年,波动加剧主要源于政策周期和行业转型的阵痛,但是刚需属性、老龄化趋势、技术进步,也为医药板块提供了长期支撑。
当板块估值处于低位时,政策边际改善、技术创新推动等因素,往往是下一轮行情爆发的主要驱动力。今年的医药板块,逐渐显露出这种迹象,排位名次正在快速提升!
司令以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为例,Wind统计显示(下同),2024年医药生物下跌14.33%排名垫底,但今年以来(截至4月28日)下跌1.05%,排名快速上升至第13。期间表现更是靓丽,比如2025.1.10-4.1区间,医药生物上涨10.84%,板块排名上升至第7。
基本面持续向好的医药股,短线表现尤为靓丽!比如药明康德,截至上午收盘涨超5%。昨晚公司披露最新季报,2025Q1营收约96.54亿元,同比增长20.96%;归母净利润约36.72亿元,同比增长20.96%。
作为全球创新药投融资的前沿阵地,叠加南下资金持续净流入的港股医药板块,今年以来表现更是不俗。黑色星期一(4月7日)之后,一度出现快速拉升行情。4月8日-4月24日区间,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上涨25.39%,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23.44%。
有细心小伙伴发现,以上两只港股医药指数,细分行业创新药占比都极高!有人或觉得,A股创新药存在补涨空间,眼下更值得低位布局,前两天留言问司令:A股有哪些“含量十足”的创新药指数?
目前,少数指数名字中含有“创新药”,比如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那么,带有“创新药”的指数,是否就是布局A股创新药板块更佳的选择呢?
两只港股医药指数中,成分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了:创新化学药(小分子创新药、小核酸药物)、生物创新药(抗体药物、细胞与基因疗法)、核酸药物、创新药产业链服务(CXO、临床试验与商业化支持)、消费医疗创新药(中药创新药、肿瘤靶向药)、创新医疗器械。
从恒生二级行业分布来看,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中,药品及生物科技(HS)占比93.83%,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中占比91.30%;从Wind三级行业分布来看,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中,生物科技占比48.39%,制药占比38.92%,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中分别占比37.39%和32.72%。
想要找到更“纯正”的A股创新药指数,或许就可以从生物科技和制药入手,看看两大细分行业占比谁更高?
有跟踪产品的相关医药指数,除了以上两只港股医药指数,目前还有33种。从今年表现来看,港股通创新药、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港股通创新药、港股通医药C涨幅靠前。A股医药板块方面,科创生物、SHS创新药、CS精准医疗,累计涨幅超过10%,同类表现较为领先,疫苗生科、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保健、中证医疗等表现滞后。

生物科技和制药细分行业占比,或是今年以来业绩表现差异的重要原因。比如,港股通创新药、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等,布局港股医药板块的指数中,两者占比都较高。此外,布局A股医药板块的科创生物、CS精准医疗,两者占比同样较高、且今年以来表现较出色。
值得注意的是,疫苗生物、疫苗生科,两者合计占比较高,但实际表现却较为落后,背后或是生物科技占比远超制药的原因。并且,名字中带有“创新药”的指数,两者占比并不见的就是高。

司令觉得,如果A股创新药板块补涨,科创生物、CS精准医疗,这两只指数或更值得关注。前者已有3只场内跟踪产品,分别是:嘉实科创医药指数ETF(588700)、鹏华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工银科创医药ETF(588860),场外目前只有嘉实一家;后者只有场外跟踪产品——汇添富中证精准医疗A/C。
以上是挑选A股创新药指数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简而言之,随着创新药投融资环境回暖、叠加CXO订单和业绩的改善,细分赛道创新药板块表现或更可期。
拓展阅读
热门文章
- 华安百联消费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关于运营管理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情况的公告
2024-12-10 05:43 - 央企ETF(159959)跌0.20%,半日成交额705.42万元
2024-12-10 05:57 - 可选消费ETF(159936)跌0.05%,半日成交额667.43万元
2024-12-10 05:57 - MSCIA股ETF易方达(512090)跌0.57%,半日成交额221.84万元
2024-12-10 05:57 - 互认基金更打开投资空间!新规发布,销售比例放宽至80%,内地额度或扩大至3000亿
2024-12-21 07:39 - 芯片产业ETF(159310)跌0.91%,成交额640.23万元
2024-12-10 05:45
推荐阅读